導覽
【省】
安徽
【國家級試點城市】
池州丨常德丨廈門丨鎮江丨青島丨北京丨萍鄉丨濟南
【省級試點城市】
昆明丨合肥
【其他城市】
蓬萊丨惠州丨煙臺丨武夷新區
【省】
安徽:池州以PPP模式做好海綿城市新課題
池州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存在洪澇風險比較大、水環境與徑流污染相對比較嚴重、海綿城市共117個項目相對獨立、市財力比較差、本級財政用于海綿城市建設的資金有限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池州市建立可操作的PPP投融資合作機制,制定合理的價費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模式。為了防止項目的碎片化、連片顯示度差、系統不集成的問題,池州市系統打包了三個PPP項目。第一個是污水和市政排水的PPP項目,采取管網一體,存量、增量一體的模式;第二個,以清溪河為中心,以流域打造新型海綿體,解決城市的黑臭水體等問題為一體打包了一個清溪河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的PPP項目;第三個,考慮到海綿城市建設未來更多的是要給新區做示范,以新區怎么樣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從道路開始,打包了公園建設、棚戶區改造、天堂湖新區的PPP項目,形成三位一體的格局。
【國家級試點城市】
池州:實施“五化”工程 提升城市魅力
今年以來,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實施“五化”工程改善城市環境,使得城市的魅力得到大大提升。在“美化”工程方面,整治了護城河遺址公園等3個城市黑臭水體;實施翠屏苑、南湖苑、匯景小區北苑等6個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工程;啟動100個小區文明創建專項工程,。在“優化”工程方面,海綿城市在建項目35個、完工41個,完成投資18.09億元,建設區域面積達9.75km2;新改建供水管網25公里,建成主城區備用水源。在“凈化”工程方面,新改建污水管網25公里,清溪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投入運行,清溪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全面啟動,全年共處理污水2647萬噸,處置率達到100%。在“綠化”工程方面,推進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改造提升實小廣場等城區廣場、街頭游園3個,新改建城鎮園林綠地25萬平方米。推廣綠色建筑項目33個,總建筑面積221萬平方米。
常德:農行分行30億元貸款支持海綿城市建設
位于湖南省湘西北的常德市,擁有典型的平湖區地貌,曾被喻為一雨成災的“水窩子”。近年來,農行常德分行積極探索海綿城市的融資方案,先后為支持海綿城市相關建設發放6.5億元貸款,為穿紫河水系、新河水系改造發放近10億元貸款,后續還將有15億元資金持續注入。據了解,此類“政府購買服務”貸款作為該行在湖南省農行系統的首創業務,被稱為“海綿城市建設的融資樣本”。據該行行長蔣祁介紹,海綿城市建設治理工程資金量大,該行通過多次調研,創新合作模式,將政府購買服務協議項下應收賬款作為質押,每筆僅需繳納100元的質押登記費用。
廈門:海綿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試點建設兩年后,廈門海綿城市建設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試點區完成投資20多億元,一批市政道路、慢行系統、自行車道、學校、公園、停車場相繼完成城市透水路面這一海綿城市最核心的建設要求。新型透水路面大面積建設遍布島內外,廈門引入的這種聚氨酯彩色碎石透水路面,其原料聚氨酯黏合劑經環保檢測,苯、二甲苯、游離甲醛含量均為零,完全符合環保性能高要求。面積達6.5萬m2的鼓鑼公園已基本建成,在這里,由透水磚鋪成的小廣場、下凹式的公園綠地、植草溝、生物滯留系統等組成巨大的海綿體系,吞噬著雨天大量的雨水。在試點區外,以大型灣區等生態敏感區為核心,廈門全市6個區共150平方公里都部署了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啟動了82個老舊小區結合海綿城市改造項目,推進環島路帶狀公園、杏林灣濕地公園、海滄內湖片區、美峰生態公園、西山公園、東西溪城區慢行道系統等區域開展海綿城市建設。
鎮江:海綿城市管理辦法近期有望出臺
今年鎮江法治政府建設成效顯著,地方立法制規工作全國領先。目前,鎮江市第一部實體性政府規章《鎮江市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已經公布,《鎮江市海綿城市管理辦法》、《鎮江市古籍保護辦法》近期有望出臺。地方立法制規工作全國領先,行政執法標準化工作全省領先,行政復議規范化建設工作全省推廣,政府法律顧問工作位于全省前列,“陽光復議,法治惠民”品牌以排名第一的高票當選為鎮江市“十佳法治惠民實事項目”。鎮江正按照政府立法年度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立法制規。《鎮江市海綿城市管理辦法》、《鎮江市古籍保護辦法》按序時進度有力推進,近期有望出臺。《鎮江市物業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年內還有兩部政府規范性文件即將出臺。
青島:市北整治6條黑臭河道 投資1.97億預計明年完工
明年計劃投資1.97億元,下大力氣解決城區骨干河道黑臭水體問題,目前水清溝河已率先啟動整治工程。據統計,市北轄區范圍內共有12條河道,河道總長度約為40千米,流域面積約64平方千米。根據前期摸排,存在黑臭水體現象的主要有6處:湖島河、水清溝河、昌樂河、李村河下游、海泊河下游、杭州路河,這6條河道流域存在至少近百處污染點源。本次治理重點在前期對沿河污水點源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重新鋪設污水管道,就近接入道路市政污水管網。6條骨干河道整治任務預計到明年年底完成。據介紹,河流上游實行雨污分流后,基本能杜絕原有污染點源的黑臭水體滲入。同時,河流下游河床如果有淤泥就實行清淤,清淤后再結合海綿城市的理念干鋪透水石塊,增加蓄水功能,有條件的河流兩側將進行綠化、安裝護欄,打造“景觀河”。
北京:通州計劃未來兩年設80座污水處理廠站
北京市將以2017年底改善城市副中心水環境倒逼上游河道還清為目標,集中精力開展水環境治理攻堅會戰。2017年,該區將加快北運河和潮白河綜合治理,并開工建設北運河水質凈化廠、延芳淀濕地以及潮白河于辛莊、賈后疃濕地,以及宋莊蓄滯洪濕地等工程。通過PPP模式,通州6個片區的水環境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污水處理廠及雨污水管線等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計劃2017至2018年建設污水處理廠站80座,污水收集管網146公里,雨污合流排水管網改造30公里,黑臭水體治理34條段,生態河道治理252公里。2017年,通州區將消除53條黑臭水體,建成區范圍內污水管網全覆蓋,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通惠河、蕭太后河水清岸綠,北運河水質明顯改善。預計到2020年,通州供水安全系數將達到1.3以上,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5%以上。
萍鄉:“海綿城市”從試點到示范逐步顯成效
12月22日,“2016中央、省、境外媒體萍鄉行”活動的記者采訪團來到萍鄉海綿城市建設玉湖改造提升工程、聚龍公園、萍水濕地公園進行實地采風。2015年4月,萍鄉市成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是江西唯一獲批的設區市;同年9月,萍鄉市海綿辦正式成立。萍鄉市的海綿城市試點區域共32.98平方公里,確定了8大類159項工程,海綿城市三年建設項目原估算總投資約46億元,其中政府投入17億元,社會融資29億元。經過一年來的建設,總投資調整為63億元,其中政府投入資金20億元(含中央專項支持資金12億元),擬吸引社會資本43.28億元。截止2016年9月,萍鄉市共實施海綿城市項目27個,其中建筑與小區13個,道路與廣場7個,公園與綠地4個,水系整治與生態修復2個,防洪1個。目前,全市完工項目15個,在建項目12個,完成海綿體改造和建設投資約22.66億元。
濟南:“十三五”海綿城市建設1588km2 總投資達317億
山東省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17年底,濟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并通過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驗收;到2020年,濟南將完成95.5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任務。近日,省住建廳發布了該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海綿城市建設和黑臭水體整治任務。2015年底,濟南市成為首批16個國家海綿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在大明湖—興隆片區的39km2的海綿城市試點區域進行海綿改造。截至2015年底,濟南建成區面積達392km2,試點區域面積在全市建成區的比重僅占十分之一。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末,全省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總面積達1588km2,總投資317億元,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底,濟南市、青島市分別通過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驗收,并形成典型示范經驗向全省推廣。其中,濟南海綿城市建成區域面積要達到95.5平方公里,總投資額達19.1億;章丘、平陰、濟陽、商河也要完成總面積逾25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任務。
【省級試點城市】
昆明:公園綠地會“喝雨水”才驗收
按最新出爐的昆明海綿城市技術標準,今后公園綠地建設必須符合雨水收集利用標準才能通過驗收。根據《昆明市編制出臺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要求建筑與小區、城市道路與廣場、城市綠地和城市水系等新、改、擴建設項目,沒有建設海綿型設施的不能通過驗收。其中,要求公園綠地必須根據其規模、類型,合理設計雨水收集系統,優先選用生物滯留設施、植草溝等小型、分散式技術設施消納自身徑流雨水,有條件的還必須利用景觀水體、多功能調蓄池對周邊徑流雨水的控制。同時,城市帶狀公園還宜作為超標徑流雨水的行泄通道,并與上下游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及城市河道良好對決。新建公園綠地,除機動車道外,透水鋪裝的比例不小于硬質鋪裝總面積的70%;改、擴建公園綠地,不小于透水鋪裝的比例不小于40%。對已建成的公園實施改造時,濕地公園、有景觀水體的公園,還必須改造為具有雨水調蓄和凈化功能的多功能調蓄公園。
合肥:城市建設跨入地鐵時代
今年,合肥市已選取新站區少荃湖片區、高新區大蜀山片區、經開區、肥西縣產城融合示范區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第一批示范區。合肥市將“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運用到市政道路、公園游園及成片開發小區建設中,廬州大道打造成合肥市第一條綠色生態道路、濱湖新區第一條“海綿城市”試點市政道路。同時,加快建設蔡田鋪污水處理廠二期、小倉房污水處理廠二期、十五里河污水處理廠三期、清溪凈水廠等工程;加快張生圩、徐涵、范拐、月光泵站、二里河排水系統改造等工程建設,集中改造一批城市內澇點。2016年,水環境治理、環巢湖生態示范區、海綿城市等工程,計劃完成概算投資額約158億元。
【其他城市】
蓬萊:海綿城市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蓬萊市2016年啟動編制的《蓬萊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日前通過了煙臺市城管局組織的專家評審。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蓬萊市住建局積極貫徹上級精神,結合實際情況,今年啟動了《蓬萊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并于10月份完成編制。《規劃》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將75%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規劃》還提出建筑與小區、綠地與廣場、城市道路、管網、水系等近期改造項目,并劃定了近期海綿城市建設重點區域,即西至海市西路,東至沙河,南至206國道,北至海濱東路,共約9平方公里。
惠州:惠東博羅龍門縣城擴容 將現“一市六組團”
“海綿社區全國示范高級研討會”在中國生態修復網等相關單位的組織下,海口開維生態城具體承辦本次盛會,本次會議將云集30多位高級專家、學者,包括兩院院士、海南省相關廳局專家、學者等就“水生態修復及海綿社區建設”展開主題演講及研討,這次會議的舉行,給“以生態立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海南帶來有益的啟迪。海綿社區建設作為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海綿型社區”相較于傳統住區,能夠有效的蓄集、調配雨水,在硬質建筑景觀和自然環境之間建立起有效聯系,這些優勢使其勢必成為今后住宅景觀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江蘇、浙江等發達地區和城市,海綿社區建設正在迅速推廣。占地2000畝的海口開維生態城,位于海口東海岸核心,毗鄰12萬畝紅樹林濕地保護區,與國家熱帶農業公園為鄰,周邊有大片原生態的農田、溪流,這里是一片天然凈土,也是急需生態保護的度假勝地。
煙臺:構建海綿城市
根據當前水資源緊缺情況,煙臺市多措并舉,全方位推進城市節水工作,編制完成了《煙臺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并已通過省住建廳組織的專家評審。據悉,海綿城市就是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近年來,煙臺通過加強雨水利用的工程建設,全方位減少大量雨水對城市的沖擊,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減災能力,促進雨水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最大限度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家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有雨水蓄水池。
武夷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理念 建一座會呼吸的城市
在這座城市的建設階段,“綠”這個字眼被反復提及。建筑與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可滲透面積、藍線劃定與保護等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將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保持雨水徑流特征在城市開發建設前后大體一致。“在建筑工程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等環節,海綿城市相關工程措施將被作為重點審查內容。”武夷新區工程局負責人陳國民說,工程竣工驗收報告中,應寫明海綿城市相關工程措施的落實情況,并報相關主管部門備案。武夷新區管委會還聯合住建部門圍繞全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申報工作目標,組織制定武夷新區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相關技術標準和技術導則。各大項目均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修訂完善城市水系、公園綠地、市政設施、道路交通等相關管理制度。
來源:網絡
整理:海綿城市網(www.calid.cn)
來源:海綿城市網 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