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對環境污染問題愈發重視,環境調查和環境修復也成為了可持續發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充電寶”。新地中聯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之前便受邀作為第三方場地環境調查單位,對廣東省一處占地約6萬平方米的汽車拆解廠進行了土壤有機污染調查,隨后由新地環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對污染場地進行了成功修復。
修復前場地現狀
![]() |
汽車拆解作業區: 地面無硬化,前期進行了鏟土作業,部分車輛有防雨布遮蓋。 |
![]() |
廢鐵打包場: 車身剩余廢鐵在此處壓扁打包及裝載,地面有混凝土硬化。 |
![]() |
驗車區: 主要進行車輛驗收及摘牌、拍照、抽油等工作,帶雨棚,地面有混凝土硬化。 |
潛在污染物初步識別
編號 |
汽車部件 |
潛在污染物 |
1 |
發動機 |
石油烴、VOCs、SVOCs |
2 |
油箱 |
石油烴、VOCs、SVOCs |
3 |
開關及電容 |
PCBs |
經調查發現,此汽車拆解場存在“拆解作業現場無硬底化、無防風防雨防滲措施、拆解工藝簡單、拆解過程中污染物泄露、地面多處有廢機油,土壤受到污染”等問題,其主要污染物為石油烴。
修復技術思路
將場地內需要處理的污染土壤轉移至場地內的硬化地面之上,采用自主研發的高效經濟化學氧化藥劑及混合攪拌技術對場地內受污染的土壤進行原地異位化學氧化處理,處理后的土壤進行養護。
修復過程
![]() |
土壤開挖 挖機將污染范圍內土壤挖出至修復區域進行處置; |
![]() |
土壤運輸 采用泥頭車將土壤由基坑運送至修復區,過程由監理旁站監督; |
![]() |
藥劑混合 使用專用ALLU篩分破碎混合斗以及挖機將土壤攪拌均勻; 藥劑添加完成后,將土壤轉移至養護區,堆體整理成合適的條垛體; |
![]() |
養護反應 進行為期12天左右的養護,過程中翻土養護,補充藥劑,使所添加的藥劑充分反應,并在養護期間保持土壤含水率; 養護區加以底層防滲硬化措施,對環境進行嚴格管控,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 |
灑水 ①藥劑混合灑水:防止揚塵、攪拌均勻 ②養護灑水:混合反應充分 |
修復效果
(1)土壤污染區域開挖清理后,基坑底部和側壁所有土壤樣品中目標污染物的檢出濃度均低于修復目標值,表明前期調查評估報告所確定污染范圍內的污染土壤已得到了徹底清挖。
(2)有機污染土壤經化學氧化處理后,土壤樣品中總石油烴檢出濃度均低于修復目標值,達到修復目標。
(3)根據修復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監測結果可知,修復過程未對場地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經過項目組成員的精細修復工作,該汽車拆解廠的土壤質量達到了修復目標且通過了修復效果評估和專家評審,可以合規進行下一階段的場地建設和土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