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水務局局長白廷輝介紹了《關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及相關舉措。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劉曉濤、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方芳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近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方案》,按照“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要求,建立更加嚴格、清晰的河湖管理分級責任體系。
一、實施方案的總體特點和主要內容
河湖管理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區域和行業。河長制是落實河湖管理與保護責任的一種制度創新,其核心是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河長職責,協調各方力量,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這是解決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治水體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創新。
實施方案從組織體系、工作任務、組織保障及考核問責等方面明確了本市河長制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是明確組織體系。本市按照分級管理、屬地負責的原則建立市-區-街鎮三級河長體系。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全市總河長,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全市副總河長;區、街鎮主要領導分別擔任轄區內區、街鎮的總河長。長江口(上海段)、黃浦江干流、蘇州河等主要河道,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一級河長,河道流經各區由各區主要領導擔任轄區內分段的二級河長;其它市管河湖,由區主要領導擔任轄區內對應河段的一級河長,河道流經各街鎮由各街鎮主要領導擔任轄區內分段的二級河長。區管河湖由轄區內區其他領導擔任一級河長,河道流經各街鎮領導擔任轄區內分段的二級河長;鎮村管河湖,由轄區內街鎮領導擔任河長。
二是明確主要任務。結合本市實際和“十三五”規劃目標,本市推行河長制的主要任務共包括六個方面21項措施。1)加強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加快推進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到2020年基本消除喪失使用功能(劣于Ⅴ類)水體;以2017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為目標,開展631公里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管理,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水,原水供應總量的90%以上達到優良水平;完成國家和本市259個考核斷面和117個水功能區的水質達標考核任務;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到2020年創建評定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5%以上。2)嚴格河湖水面控制。加強河道藍線規劃管控,嚴禁擅自填堵河道,“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河湖面積不少于21平方公里,2020年全市河湖水面率從目前的9.77%增加到10.1%。3)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嚴格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控,持續開展河道周邊環境專項整治,編制并實施黃浦江岸線及其他航道綜合利用規劃。4)加強水資源保護。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區域和企業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到2020年,全市年用水總量控制在129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較“十二五”末下降2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十二五”末下降20%,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8%。5)加強水生態修復,劃定河道湖泊生態紅線,制定河網水系連通三年行動計劃并逐年組織實施,推進農林水系統治理。6)加強執法監管,制定專業執法與部門聯動執法相結合的聯合執法方案,建立健全河道長效管理機制。
三是明確組織保障。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狠抓責任落實,制定出臺實施細則,組建市、區、街鎮三級河長制辦公室,推進全市河長制全覆蓋。2)健全工作機制。建立河長制會議、信息報送、工作督察等制度,定期通報河湖管理保護情況,對河長制實施情況和河長履職情況進行督察。3)加強社會監督。在相關媒體上公告河長名單及河長制辦公室監督電話,在主要河湖的顯著位置豎立河長公示牌,加強宣傳力度,引導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四是明確考核問責。將河長制實施情況納入市政府目標管理。市級河長制辦公室將對各區河長制推進工作進行考核,水務部門將河長制工作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合,環保部門將河長制工作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考核結合。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失職失責的要嚴肅問責。
二、今年本市河長制工作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建立河長制組織體系。成立市、區、街鎮三級河長制辦公室,建立河長辦工作機制。全市16個區的河長制工作方案均已形成,嘉定、金山、松江、楊浦等4個區的方案已正式印發。
分批公布全市河湖的河長名單,接受社會監督。第一批河長名單今天在中國上海、上海發布等媒體公布,名單包括:上海市市、區兩級總河長,長江口(上海段)、黃浦江干流、蘇州河和其他市管河湖的河長,以及列入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任務的河道的河長。3月份結合“世界水日”系列宣傳活動,公布區管主要河湖以及列入國家和本市考核斷面所在的鎮村管河道的河長。年底前公布其他鎮村管河道的河長,實現全市河湖河長制全覆蓋。
二是全面推進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落實《關于加快本市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的工作方案》,按照“水岸聯動、截污治污,溝通水系、調活水體,改善水質、修復生態”的治水思路,采取控源截污、溝通水系、生態修復、執法監督和長效管理等五方面17項措施,推進631公里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目前正在重點推進河道周邊“五違四必”、工業企業、禽畜牧場、截污納管以及市政泵站等源頭控污任務落實工作,基本完成全市“一河一策”匯編工作,有序推進河道專項整治工程(工程已開工建設335公里,占總量的53%,其余基本完成項目前期),同時,正在積極推進斷頭河打通工程。計劃一季度全面開工,二季度完成30%,年內基本完成整治任務。
圍繞市民廣泛關注的“村溝宅河”污染治理問題,借助遙感影像等新技術,會同各區正在開展河道(水體)的進一步排摸工作,對基本符合河道黑臭判定標準的即納入整治范圍,“發現一條、整治一條”,做到城鄉中小河道黑臭整治全覆蓋。
三是全面推進本市水環境治理工作。以河長制的落實為抓手,結合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安排,圍繞本市2017年度國考、市考斷面及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等水環境質量目標,推進各區落實污水廠提標改造、污泥處理工程等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等年度任務,確保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
新聞發布會問答實錄
解放日報:
問兩個問題,今年年底中小河道要基本消除黑臭,以此為目標,納入的全市中小河道有多少條?目前,有多少條經過階段性整治已消除黑臭了?第二個問題,考核結果將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這個重要性怎么體現?具體怎么問責?是否會有民眾滿意度的指標體現在河長的考評里?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白廷輝:
河道整治工作任務還是非常繁重的,列入整個整治計劃的,目前來說重點任務是471條段和631公里城鄉中小河道。但是還要求各個區做了系統性全面性的梳理,實際上像“五違四必”一樣,還有一個X項,各個區通過系統性的梳理,目前整個數量還有702條段,648公里的整治任務。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做到綜合整治全覆蓋,這個全覆蓋的概念就是包括名錄內、名錄外的水體。比如村溝宅河、宅前屋后的無名河,要依靠長效管理的機制把這項工作全面系統地做好。當然,治水層面主戰場是在郊區或者城鄉結合部,建成區56條黑臭水體整治任務是列入住建部考核的,去年要求完成24條,今年完成32條。這56條黑臭水體本身也在471條段城鄉中小河道整治任務里面。圍繞國考和市考的斷面,圍繞綜合整治全覆蓋目標,我們在做全面的排摸,保證一季度全面開工。從目前開工的數量來講,包括審批、招標,各項相關工作的總體情況來講還是比較理想的,進度總體上受控。當然無名河的底數還是要進一步摸清,這個任務很繁重,我們依靠市里的一些單位幫我們很好地摸清底數,希望可以上圖上表,把無名河這一塊的水體全部系統性地排摸清楚,做到兩個全覆蓋,一個是養護全覆蓋,第二個保潔全覆蓋,還有兩個常態化,水質監測常態化,長效管理常態化。依靠這幾個方面的工作,希望把市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度比較高的水體,通過長效管理機制做好。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黨政領導負責為核心的責任體系,非常強調分級管理、屬地責任,從領導責任轉變為直接責任,相信通過一級河長抓一級河長,層層抓落實的格局,能夠把整個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通過制度方面的創新,責任方面的落實,把這項工作做好。我們也希望16個區結合各個區的情況,可以進一步做好制度層面的創新工作。比如說現在很多區,金山、青浦有村民自治。現在方案里面講了三級河長,但是有些區的情況還可以建立四級河長,把責任進一步壓實,加強社會監督。以往我們治水有很多經驗、也有很多教訓,但是這一次更加強調嚴格執法和市民參與,通過市民的廣泛參與,包括社會滿意度的廣泛調查來加強社會監督。比如像黑臭水體,判斷的標準就是投訴多、環境差、有異味,通過治理讓市民群眾有更加好的獲得感,也希望提高公眾的滿意度。再比如每條河都有公告或者公示,也充分體現了希望市民能夠給予我們更多工作層面的監督。通過制度創新社會監督,從各個層面,結合治水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可以全方位把各項工作做好。
文匯報:
接著剛才的提問,今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這一目標,想問一下具體的評判標準是什么樣的?為達到這個目標,今年有哪些具體推進的措施?
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劉曉濤:
確定黑臭河道的標準有兩塊,一個是定性,一個是定量。定性是感官的標準,投訴多、環境差,有異味。定量的標準三項指標,一個是溶解氧,低于20毫克每升作為一個指標。第二個氨氮大于5也作為一個指標。第三個透明度,小于25厘米,作為黑臭河道的一個指標。這次黑臭河道整治要基本消除黑臭就圍繞這兩項指標,作為驗收考核。到2017年年底基本消除黑臭,一個是河道面貌要有所改善,環境臟亂差要改變,第二市民的滿意度要有所提升,剛才提到471條河道,包括我們702條屬于區內的河道,全部進行滿意度的測評。到年底整治完成,這些河道的滿意度要測評。第二個是三項指標,水質的指標要達標,關于這一點我們每個月都開展了持續的水質監測。
為了實現今年年底全市的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目標,我們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全市的河長制的組織體系,上海河長制的組織體系要全覆蓋,現在有2.5萬公里的河道,全市三級河長體系。今天公布了市管河道河長名單和剛才講的471條段的城鄉中小河道的河長名單,以及各個區的第一總河長和全市的市總河長名單。3月底區管河道,市考斷段面的河長,到年底全市的中小河道的整治河長制要落實到位,國家要求2018年底全部的河長制要落實到位,第一步上海提前一年,今年全部建立河長制的組織體系。
第二是推動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今年確定的631公里的中小河道的綜合整治,目前任務已經全部明確,各個區已經在抓緊落實,同時各個區圍繞自己區的情況和市民投訴進一步摸清了702條段的中小河道整治,這些任務一季度要全部開工,目前471條段、631公里,已經開工了53%。我們要求9月底要全部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同時要完成岸上的整治任務,結合“五違四必”岸上的企業整治,截污納管,畜禽養殖場關閉等等一系列系統整治措施,所以今年是一場硬仗,攻堅戰,各個區同步都在行動。
三要啟動村溝宅河的全覆蓋的梳理,通過技術手段,對全市的水體進行遙感技術分析,通過遙感解譯出來的一些疑似黑臭水體也要一并摸清并納入今年的整治工作。各個區,特別是對小區內的水體,公園內的水體,以及宅前屋后的村溝宅河,以及田間的一些泥溝,這些水體都要通過遙感分析,一些疑似的黑臭水體也要納入今年的整治范圍,要市民群眾看到水環境的變化。通過這三個措施實現全市中小河道整治的全覆蓋。
新民晚報:
我有兩個問題,其實對于黑臭河道前幾年就開始治理了,但是每年夏令熱線還是會接到一些投訴,通過這次整治能不能走出這么一個“反復治、治反復”的怪圈?第二個問題,“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河湖水面積不少于21平方公里,這些河湖水面積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在主城區還是在郊區?能不能進一步介紹一下。謝謝。
白廷輝:
治水工作今年是一場攻堅戰,但是我們也充分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當然治水必須采取一些系統性的工程措施,主要解決以前的短板問題,特別是一些長期以來的標準偏低的問題,比如說中心城區雨污混、泵站放江等等。中心城區可能大家感受更加強烈一點,一場暴雨就會對我們的水體產生很多污染,所以必須采取大量的工程性措施。管理層面,要依靠兩個長效管理機制,包括引清調水機制、加強監測機制等等。特別是在市郊部,治水工作不僅依靠水利工程,還要和管理措施進行很好地結合。因此還必須要有制度性的創新,比如說河長制就是很好的一項制度創新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而且從長效管理來講,河長制不是簡單的水污染防治跟水環境治理,還有水資源的保護,水域岸線的管理、河湖水面的控制、水生態修復,更重要的還有執法監督。從河長制落實層面有六個方面的任務,形成完整的工作目標、組織體系、問責考核機制等等。
比如說10.1%的河湖水面率,21平方公里的水面積,我們把它作為“十三五”的目標全部分解到16個區。剛剛講了中心城區難度比較大。中心城區的河湖水面率也是比較偏低的。所以圍繞河湖水面率提升到10.1%,我們有一個實現的路徑,做了系統性全面的分解,甚至對應到新開哪一條河道,土地的相關指標是什么,基本實現的路徑又是什么。為此填堵河道層面管理更加嚴格,通過規劃管理、審批管理、事中事后監管,包括執法,動態監測,信息化制度的建設,特別是也結合河長制的推行,加強考核問責,形成一整套嚴格的工作體系。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夠很好的實現河湖水面率控制目標。
階段性的目標是基本消除水體黑臭,這個目標年內必須要完成。并且進一步解決系統性的治標和治本的問題,所謂的治本要依靠污水廠網建設、以及泥汽水同步這樣一個總體治理方案,考慮圍繞污水廠網建設,去年和今年力度非常大,郊區的26個污水廠提標改造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年內全面完成。污泥項目包括中心城區的四個污泥項目,郊區有六個污泥項目,也已經實現了階段性的目標。污水管網建設,包括結合雨污混接調查改造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過程當中。
總的來說,關于“反復治,治反復”這個怪圈,我的理解從綜合整治確實還需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從治理層面來講,更加突出水岸聯動,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要系統性地截污、治污,從源頭上解決。要突出國考和市考的斷面,更加突出長效管理,遠近結合,把治理措施和長遠的目標很好地結合,也要突出責任的落實。謝謝。
上海電臺:
我有兩個問題問一下環保局的局長,一個是上海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方案公布有一段時間了,目前進展怎樣?另外,剛剛也提到國考斷面、市考斷面的情況,以及水源地水質達標,目前是什么樣的情況?
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方芳:
“水十條”在2015年底上海市政府制定頒布實施,但是有一批工作在2015年的中期就已經開始先行實施了,比如說剛才白局長說到的,大型的污水處理廠的提標工作,郊區污水處理廠的提標工作,都是工程性的措施。在這里借這機會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過去一年“水十條”工作的進展。
整個“水十條”的核心要求就是以保障飲用水安全和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傮w來說有三個重大時間節點,2020年、2030年、2040年。在“十三五”當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節點,一是2017年必須完成建成區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建成區河道必須基本消除黑臭,到2020年上海的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95%。到2020年我們的目標是要求飲用水源的安全得到基本控制,飲用水質量得到提升。其余的基本水環境的質量,目標是基本消除喪失使用功能的地表水體,就是習慣說的劣V類,所以這個目標對我們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
目前上海市的實施方案從六個方面規劃了我們的重點工作。具體包括:一是保障飲用水的安全,二是加快污水廠的廠網建設,三是推進農業和農村污染源的整治,四是嚴格控制工業污染,五是深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六是加強水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建設。在整個“十三五”期間,一共設計了近九十個工程項目,其中70%都是要投入資金,大干快上的,污水廠提標改造和市政管網的建設。
2016年我們做了這么幾方面的部署:第一在制度的構建上,整體的構想是制度引領,層層落實,細化分解的年度目標。我們具體建立了環保、水務兩個部門雙牽頭的市區兩級聯合推進機制。明確了對“水十條”的主要任務的措施分工以及對工程項目、管理項目,按月度、季度進行通報,按年度進行考核的制度。
第二方面分16個區落實了責任制,分年度細化了任務,對2016年的目標要求,斷面達標要求都給各個區下達了任務,市領導和各區政府的主要領導簽訂了水污染防治的目標責任書,這16個區的水污染防治方案也已經完成了編制、備案以及公開的工作,大家可以在市環保局的環境網站上進行查詢。“水十條”在市、區、街道得到了層層落實,細化了2016年的工作重點,明確了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目標。
第三方面依托了全市正在開展的工作多方聯動,把水污染防治工作和住建委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畜禽養殖場的規范化整治等工作結合起來,聚焦形成合理。比如說把黑臭河道所在的地塊列入了市級區級和街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地塊,按照“五違四必”的工作要求進行專項整治,通過推動截污納管,拆違拔點等措施來實施水岸聯動,源頭控制。從這個方面力爭不再走河道整治“反復治,治反復”的怪圈,尤其是河長制推行后,每條河道、每個斷面都有人為它的水環境質量進行負責。
經過一年的各方的努力,我們2016年圓滿完成了國家確定的年度目標,也就是說我們在水環境質量方面,有幾個比較可喜的數字:第一個主要河流的斷面水環境目標達標率,達到了63.3%,較2015年上升了近27%。這是第一個比較好的成績。第二個比較好的成績,劣V類的斷面占比較2015下降了22%。但是我們還有近34%的劣V類的河道斷面,這個壓力還是非常大的,要在未來的四年當中逐步進行改善,達到2020年消除劣V類的國家確定的水環境質量目標。
國家還給上海劃定了20個國考斷面,把上海6400平方公里劃分成20個控制單元,這20個控制單元,都是考核每個斷面,考核了這個區域里面的生產、生活、發展的方式和模式,水環境質量好不好,實際上反映了這個區域的發展是不是按照綠色的、生態的道路在發展,也是一個環境的健康指標,我們有20個斷面,作為國家考核上海市的斷面,我們有7個斷面是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在2014年分解目標的時候有7個斷面沒有達到。但是在去年整體通過上游的治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以及各區的聯動,7個斷面當中,只有2個斷面沒有達到,一個是蘇州河斷面,還有一個新練祁河蘊川路橋斷面。
在市考斷面當中,我們對每個街鎮確定了市考斷面,大家可以去看我們一個點位對著一個街鎮,也就是說反映這個街鎮的環境保護情況,水環境的治理情況,也就是說這個水質斷面考這個街鎮。在這239個斷面當中目前的達標率,也是達到了近62%左右,這個數據應該說是超過了我們年初的預訂目標。
在重點工程完成方面,2016年全市的重點推進工程項目有77個,年度計劃是18個開工,完工49個,10個完成前期準備,到去年年底77個項目當中17個已經完工。完工的項目主要是金澤水庫及其配套工程,金山區興塔、廊下、松江的新浜,青浦的朱家角、練塘以及上海石化六個污水廠的提標改造項目,以及浦東新區的臨港、崇明的陳家鎮,松江、嘉定、奉賢區的污泥處理工程,這些是重要的工程,來確保水環境治理的達標,這是過去一年“水十條”推進的總體工作。
未來2017年壓力是巨大的,因為國家對水環境質量的考核,是水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也就是說去年的提標,國考斷面中5個已經達標了,這5個達標的斷面今年是不能惡化的,不能退步的,所以這對我們來說要保持住這個狀態,我覺得是相當之難,我們還要調動全市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把這件事全面的保證它持續的改善。謝謝大家。
上海電視臺:
昨天的新聞報道曝光了一個市民投訴,在石泉路嵐皋路的真如港有一段,靠近河面的一排有管道常年往河里排水,群眾說這樣的事情已經很多年了。不知道這條河有沒有河長?如果有河長的話會對這樣的河長有什么樣問責?第二個問題,您剛才也提到市中心泵站放江,今后有什么舉措來盡可能減少對河道的污染。
白廷輝:
新聞曝光的內容我們也注意到了。真如港肯定要有河長的,而且很快要公布的。關于放江的問題還有很多截污納管的工作還沒有完成,我們正在做多方面的普查。污染源的問題必須要很好的解決,從治本的層面來講,截污治污是第一位,這一步工作做不好的話,肯定存在執法的問題,哪怕是通過引清調水也好,采取很多水利的工程措施也好,如果從截污治污層面沒有做好,短期的治水效應是不可能持續的。這項工作肯定要結合河長制的落實,還需要一點時間,這里有一個過程,做不好肯定要被問責,下一步很快就要出臺考核辦法,也要出臺監督督察辦法,包括問責辦法,對區里相關的總河長,一級河長,包括街鎮的二級河長都要加大考核、監督、督查,包括問責的相關工作力度。
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必須解決反復治、治反復的問題,實際上主要的污染源是放江和雨污混接。第一,中心城區是和防汛結合在一起的,共有防汛泵站176個,但是圍繞471條段的中小河道,旁邊有52個泵站,目前正在對中心城區14個雨水泵站進行旱天截污設施改造。第二,21個泵站要進行技術改造。第三,52個泵站全部優化調度管理的相關措施,包括提高和規范一些管理手段,如果是跟防汛層面發生一些矛盾的時候,管理措施怎么樣提高等級,這方面的力度都要進一步加大。初期雨水治理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結合今年的城鄉中小河道治理計劃,可能在發揮作用方面還比較困難。比如說深隧的項目,還有六個污水廠,結合深隧我們要做一些改造,新增加一些投入,來解決除積雨水的問題。初期雨水也不是沒有做過,結合泵站,在改造方面我們也在進行一些方案的優化,能不能做一些調蓄。還有雨污混接改造,現在在進行全面的排摸,總體來講上海中心城區量還是非常大的,現在查下來大概有3480多個點,點位還是比較多的,工作量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必須是邊調查邊改造,調查和改造工作相結合。
最后我們也要很好地處理好放江問題跟防汛工作的關系。希望能夠通過科學、規范、精準的管理手段,來減少放江,或者雨天多截流,少放江,旱天不放江。同時配合檢修、施工,通過管理力度的加大,把減少放江的工作進一步做好,嚴格規范放江量。城市安全方面的工作,如果是特大暴雨、大暴雨、預抽空方面,可能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的,但是我們必須采取更加嚴格的管控手段,很好的解決旱天放江的問題。
ICS外語頻道: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從今年開始對于那些私排污水、污染河道的企業的處罰力度有沒有具體的提升?第二個問題,現在在郊區的一些拆遷或者改建的工程,比如說崇明島陳家鎮的拆遷工程,就涉及到當地很多自然水系河道,如何確保這些拆遷和改建工程不影響到這些河道?
劉曉濤:
對于污水直排的問題,我們六個部門制定了聯合執法方案,特別這次中小河道整治,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執法。在執法方面,河道兩岸八大類的違法問題作為重點查處。公安、環保、水務和交通、海事等各個部門都制定了專門的方案,對沿岸的一些違法設置排污口、搭建違法建筑,今年打擊力度要比往年大,特別是新的《環保法》出臺之后,通過“按日計罰”、“雙罰制”,處罰的力度會更大。
對崇明生態島的建設,水面率的控制上也是嚴格把關。特別是剛才講的陳家鎮的建設當中,水面率確保只增不減?,F在全市水面率9.77%,我們規劃的目標到2020年10.1%左右,這些規劃目標的實現要嚴控一些中小河道填補,所以我們提出“五個嚴格”的措施,嚴格規劃的管理,嚴格填補河道的審批,嚴格河道水面率的監測、嚴格執法、嚴格水面率的考核。把這些水面率的管控措施都落實到我們日常工作。所以在陳家鎮開發水系調整當中,提出要從嚴進行審批,對技術方案要做好方案審查,保證這些河道水面率不減少。崇明正在開展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水是生態島建設重要的要素,所以這項工作下一步還要抓好。
同時,上海公布了第一批河長名單。第一批公布的河長名單共涉及上海488條河道,包括:長江口(上海段),黃浦江等31條市管河道(湖泊),以及列入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的471條段(含15條市管河道)。共有334名各級黨政領導擔任各級總河長、河長。其中,省部級領導2名,廳局級(區級)領導73名,縣處級(街鎮)領導259名。
來源:白宇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