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2017年第1號公告,公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目錄旨在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全社會資源投向,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5大領域8個產業(相關服務業單獨列出)、40個重點方向下的174個子方向,近4000項細分產品和服務。
目錄將“先進環保產業”細分為水污染防治裝備、大氣污染防治裝備、土壤及場地等治理修復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減振降噪設備、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裝備、海洋水質與生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其他環保產品9類細分產品,和智能水務、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服務、水環境污染防治服務、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其他環保服務6項服務。
受2016年出臺的“土十條”等重大政策影響,2016版目錄中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復的內容比過去有所增加。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環保產業部分)
7.2先進環保產業
7.2.1水污染防治裝備
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裝備。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設備、工業廢物堆存等典型場地地下水污染監測井網布設、優化與安裝、儲罐區和廢物堆存填埋區等高風險地下水污染源的水平阻隔和垂直阻隔技術裝置、排污管網泄漏檢測及快速修復技術裝備、基于地下水使用功能立體分區的地下水特征污染物修復技術及標準、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復技術裝備。
7.2.2大氣污染防治裝備
7.2.3土壤及場地等治理與修復裝備
礦山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裝備。包括土壤生態修復與污染治理、典型污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聯合控制。
農田土壤污染修復技術裝備。包括農藥污染場地修復、農藥污染場地的快速異位生物修復設備等裝備。
工業污染場地修復裝備。有毒與危險化學品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裝備、有機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裝備、放射源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裝備、重金屬超富集植物選種培育、植物修復收獲物安全處置設備、鉻渣等重金屬及汞等類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設備。
7.2.4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
7.2.5減振降噪設備
7.2.6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
水質污染物監測及檢測儀器儀表。包括在線生物毒性水質預警監控技術及設備、便攜式無線廣譜智能分光光度水體污染物檢測儀、水質揮發性有機物(VOC)在線自動分析儀、水體中基因毒性污染物快速篩查儀、污水處理系統精細化控制儀器儀表、地下水采樣與檢測一體化移動式設備、填埋場防滲層滲漏監測/檢測預警系統。
固體廢棄物檢測儀器儀表。包括土壤重金屬監測儀器、移動固體廢棄物重金屬在線快速檢測裝置及環境風險分析平臺。
環境應急檢測儀器儀表。包括土壤重金屬便攜式應急監測儀器、土壤污染物監測及檢測儀器儀表、環境應急監測車(船)等設備、便攜式現場快速測定儀及預警、警報儀器。
7.2.7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裝備
7.2.8海洋水質與生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
7.2.9其他環保產品
環保材料。包括高性能袋式除塵濾料及纖維、袋除塵用大口徑脈沖閥、無膜片高壓低能耗脈沖閥、膜材料和膜組件、納米級催化凈化材料、電除塵器用高頻電源、化學催化氧化材料、水處理用納米纖維生物膜載體、水中除油用功能單分子復合材料及裝備、高效生物膜填料、高性能防滲材料、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復功能材料、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控制用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及新型催化材料。離子交換樹脂、生物濾料及填料、高效活性炭。
環保藥劑。包括新型化學除磷藥劑、殺菌滅藻劑、有機合成高分子絮凝劑、微生物絮凝劑、低磷緩蝕阻垢劑、微生物除臭劑、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復藥劑、湖泊藍藻去除藥劑、污泥脫水劑、循環冷卻水處理藥劑、固廢處理固化劑和穩定劑。
7.2.10智能水務
7.2.11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服務
7.2.12水環境污染防治服務
支撐先進水環境污染監測的研發與工程化,支撐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海洋和大型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支撐污水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地下水污染防治綜合決策、地表水-地下水協同控制。
7.2.13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
支撐土壤(地下水)環境監測評估技術與裝備的研發與工程化。支撐農田土壤污染防控與修復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有機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
7.2.14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服務
支撐農田面源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發、系統集成與工程化。支撐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技術、產品與裝備研發及工程化。支撐重金屬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與替代種植技術、產品研發及工程化。支撐農業有機廢棄物無害化消納利用技術與裝備研發及工程化。支撐村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畜禽養殖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
7.2.15其他環保服務
(本文僅節選與地下水、土壤相關部分)
來源:中國環境修復網 土壤地下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