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表示,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水污染防治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當前,我國土壤污染仍舊嚴重,“鎘大米”、“鉛污染”等問題仍層出不窮,土壤鹽堿化、酸化等退化現象嚴重。數據顯示,我國受鹽漬化影響的耕地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8.5%,而酸性土壤的比例則高達25%。此外,水、土、氣是個循環系統,水體和空氣污染物大約有80%最終進入土壤,因此如不注重土壤污染防治及土壤資源的改良利用,食品安全、環境安全以及社會穩定都將受到影響。
此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有望推進我國環保產業建設。目前,全國人大已啟動相關立法工作,全國人大環資委正在就《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此前,我國財政部部長肖捷在兩會記者會上已經表示,要增加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資金投入,有望給我國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2016年5月《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印發。這對構建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提供了指導,為管控與執法提供了法規依據,被視為我國土壤修復工程的里程碑。這也是此次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奠基石。數據顯示,受“土十條”等政策影響,土壤修復的產業規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產業規模只有30億元,2016年增長至90億元,預計2017年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40億元。
隨著《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起草,我國土壤治理修復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大幅增長。
來源:第一財經 土壤地下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