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
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全國人大代表,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向華龍網記者表示,兩江新區悅來新城作為重慶海綿城市試點的核心區域,按照中央和全市部署,新區把海綿城市試點作為探索產城融合、生態文明,保護母親河長江的重大戰略予以推進,立足南方山地城市特點,將海綿城智慧城生態城建設相結合,努力探索山地海綿城市建設路徑。
湯宗偉表示,兩江新區將把海綿城市理念推向新區更大范圍,真正把環境變成生產力、把生態變成競爭力,讓海綿不僅有投入,也有產出。
記者了解到,悅來新城具有山地城市的典型特征,高差大,具有山水生態空間足、雨急坡陡徑流快、土薄高濕持水難等特點,立足山地城市特點,通過解析生態本底,利用徑流通道串聯山、水、綠系,悅來新城雨水排放體系將悅來新城分為3個大流域(濱江流域、張家溪流域、后河流域)、6個子流域、28個雨水管理分區,形成“四山雙脊四十丘、千溪百湖匯兩江、半城山水滿城綠”的城市風貌。
2016年,悅來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全面啟動,完工項目 19個,在建項目29個,完工區域約5平方公里,開工區域約10平方公里,完成投資約17.2億元。今年計劃完成約20多條道路的海綿建設施工,完成國博中心海綿城市改造工程、生態城中心廣場、海綿生態展示中心等具有代表性的海綿示范項目,完成第一批海綿型居住小區的改造工作,全面推進“一江兩河”生態整治工程、生態城濱江公園等亮點項目的建設工作。計劃2017年完成約19.8億元投資。
湯宗偉表示,海綿城市試點建設2年來,悅來新城已成為市民周末度假休閑優先之地,新城的海綿設施集功能與景觀于一體,成為市民照相攝影的首選。廣場、道路“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熱島有緩解”,隨著試點建設的完善,悅來新城溫度平均比市區低1-2度。
同時,作為全國首批啟動實施的八個綠色生態城區之一,悅來海綿城市建設還與生態城、智慧城、會展城建設延伸和結合,海綿城市的建設已經在全域推開,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來源: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