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市政府《關于綜合治理水環境議案辦理工作方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要求各級政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考核問責,每年年底向市人大常委會書面報告議案辦理情況,確保議案辦理工作取得實效。
今年兩會期間,《關于綜合治理水環境的議案》被確定為人大“一號議案”。它由97名代表聯名提出的8件議案合并而成。《報告》是市政府辦理一號議案作出的工作方案。
《報告》提出,用5年時間(2017年-2021年),從大力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嚴格防控農村面源污染,全力開展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大力開展河涌污染整治,全面開展水源水質保護工作,大力推進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全力保障水環境安全等8個方面著手,使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完成省、市水污染防治各項任務。
△金山河整治后已成為城市一道亮麗風景,是居民休閑娛樂好去處。
市人大常委會作初審報告時要求,政府要以實施“河長制”為抓手,推動各級政府建立健全治理工作責任制,并運用手機APP,做到問題反映“微上傳”、任務交辦“秒處理”,整改落實“有著落”。
“希望這屆政府和人大通過五年共同努力達成百姓愿望?!碧岢鲎h案的領銜代表之一何玉蘭建議,政府辦理議案要嚴格績效考核,各項指標任務需更細化,政府督察部門要加大核查力度和責任考核及責任追究。
“河長制”是什么?
“河長制”由江蘇省無錫市首創,各級行政單位負責人直接掛“河長”頭銜,具體負責轄區內水環境、洪水治理,水體監測等工作內容,并將轄區內水環境狀況納入其年度績效考核,通過標識牌、公告等形式向公眾宣傳,使責任人難以推卸責任。
“河長制”于2007年8月推行,隨后拓展至云南、河北、安徽等地,歷經10年探索和實踐行,去年12月《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正式出臺,標志著“河長制”由點及面在全國全面推廣。
△洛塘渠綜合整治項目目前正有序推進。
市區27條河涌明年底完成整治
2018年底前完成市區27條河涌整治;2017年,全市生豬養殖存欄量控制在100萬頭以內;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關于綜合治理水環境議案辦理工作方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惠州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出不少“干貨”措施。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與市人大代表審議時提出什么意見,市民有些什么期待?
現場:洛塘渠施工橋梁雛形初現
昨日,記者走訪惠城區水口洛塘渠綜合整治項目施工現場發現,原來不足5米寬的河道已經被拓寬了,顯得寬敞整潔。在水口人民路的洛塘渠小橋施工現場,多臺攪拌車來來往往,新橋主體已經雛形初現。另外,在人民路不遠處洛塘渠上還有一條小橋在施工。
沿著洛塘渠往大湖溪方向走去,再往大湖溪橋方向拐彎,就到了藍波灣一帶密集的居民居住區。這個河段河壩已經開挖,由于橋梁建設,部分水體已經不流動。
“整治是好事,希望加快進度,早日完工。”住在大湖溪宏新華苑的居民嚴曉華說。附近居民劉淪洪說,希望政府能將洛塘渠整治成水體干凈,同時兼具城市公園的一個項目,相應建造一些亭臺讓居民休憩,也讓老人小孩有個休閑娛樂的地方。
舉措:每半年向社會公布治理情況
會議上,市環保局局長黃水祥作《報告》,他稱將加大大湖溪瀝、梅湖瀝、陳塘瀝、望江瀝等27條城市河涌治理力度,2017年底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切實推動水質改善。2018年底前100%完成市區27條河涌整治任務。每半年向社會公布治理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淡水河、潼湖流域,沙河、公莊河、增江污染綜合整治也將得到大力推動。其中,經過整治,2018年,潼湖水水質達到或優于Ⅴ類;2019年,淡水河水質達到或優于Ⅴ類;2021年,淡水河、潼湖水水質氨氮、總磷達到Ⅳ類,其他指標達到Ⅲ類。沙河、公莊河、增江經過整治,確保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
另外,繼續推進市區中心區河涌整治和深化全市79條鎮級河涌污染整治,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則,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多種措施,不斷改善水質,恢復河道自然生態功能,實現岸清水綠。
舉措:健全舉報有獎制度
《報告》稱,要加大資金投入治水,市財政部門要根據事權劃分和市主管部門意見合理調整區域內水環境保護項目的資金支持。
黃水祥稱,各縣(區)要重點支持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處置、河道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應急清污等項目和工作,對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及運行費用分級予以必要保障。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從國有土地出讓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城鎮污水收集系統、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設施的建設。
《報告》提出要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嚴格環保準入,強化污染源頭控制?;葜菀獙嵭兄饕廴疚锱欧趴偭恐笜饲爸脤徍?,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一律不批。
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逾期未完成設施建設或污水處理設施出水不達標的,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并向園區設立部門申請撤銷其園區資格。
黃水祥稱,將健全舉報有獎制度,充分發揮“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作用,積極推行環境公益訴訟等,加強社會監督。
來源:今日惠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