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4月被確立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在住建部、財政部、水利部組織的海綿城市建設年度績效考評中,萍鄉市連續兩年名列第一,創“海綿城市”建設新模式。
7月8日至9日,來自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門代表、業內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在萍鄉參加江西海綿城市建設論壇,共同研究探討了以萍鄉為代表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運營管理、PPP模式建設等方面的經驗。
百年煤城萍鄉地處贛湘交界的丘陵地帶,缺水、城市內澇及水質污染等問題并存。2015年,萍鄉市圍繞建設思路、技術體系、項目施工、試點范圍等,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探索。在全市域、中心城區、示范區3個空間尺度上,分層構建海綿城市體系。
采取PPP建設模式吸引大量社會資本,是萍鄉組強建設海綿城市的一大創新。這一模式在解決組織管理及資金的同時,還拓展了施工企業技術創新新領域。中國鐵建大橋局即以承建難度最大的PPP三標項目為依托,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及其團隊簽訂了共建海綿城市院士工作站的協議,加快對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關鍵技術、海綿城市運行管理關鍵問題及對策、“智慧海綿”技術研究與應用等方面的技術研發。
同時,海綿城市的建設還給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新契機,以廢瓷磚及廢棄陶瓷、煤矸石等廢舊物資生產的透水磚,成為萍鄉產業新亮點。
往日困擾萍鄉的“城市里看海”景象越來越少了。據萍鄉“海綿辦”最新數據統計,經過改造提升,不僅43個小區的1.2萬戶、超過4萬名居民免受內澇之苦,而且年節水達到256萬噸。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