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展城冰雪文旅項目地塊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位置鄰近珠江口海域,南接沙福路延長段,北靠沙涌,西臨廣深沿江高速,東至截流河,地塊中心經緯度為22°42'59.61"N,113°46'6.23"E。地塊占地面積為840210.28平方米。
地塊歷史上在開發建設之前為魚塘,2011年~2016年地塊內魚塘陸續填土,地塊內一直為整備后的空地。2017年開始,由于大空港新城的開發建設工作,該片區域進入施工階段。2019年地塊西北部的大空港片區河道底泥處置廠、西海堤垃圾暫存及篩分廠先后建成并投入運行,2020年12號地鐵線開始施工。
調查地塊現狀以整備后的空地、荒地為主,另有部分臨時工程用地和地鐵道路施工用地等,未來作為會展島組團的重要單元進行開發,規劃方向包括商業用地(C1)、文化設施用地(GIC2)、教育設施用地(GIC5)、二類居住用地(R2)、綠地與廣場用地(G1)以及道路用地。
根據區領導會議部署、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寶安管理局調查的有關需求,市生態環境局寶安管理局委托新地環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對冰雪文旅項目地塊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司立即組織成立項目工作組,通過資料收集與分析、現場踏勘和人員訪談等形式對地塊進行全面的污染識別,劃分地塊疑似污染區域和非疑似污染區域,分析污染來源并識別污染因子。在污染識別基礎上依據《深圳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指引(試行)》(深人環[2018] 610 號)等相關技術標準與規范的要求采用專業判斷和系統布點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土壤和地下水監測點位布設,通過樣品采集、分析測試和數據統計分析判斷該地塊是否存在污染。
現就本次初步調查工作污染識別、初步布點采樣和結果統計分析三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和結論進行總結如下:
(1)污染識別
地塊內歷史上為海邊灘涂魚塘,后填平一直為空地,僅2019年后建設有西海堤垃圾暫存與篩分廠(下稱“篩分廠”)和大空港片區河道底泥處置廠(下稱“底泥廠”),均為臨時處理設施。通過現場踏勘和人員訪談,按照保守性原則,本次調查將其主要運營區域劃分為疑似污染區,將地塊內其他區域劃分為非疑似污染區域,兩區域范圍內關注的污染物如下:
疑似污染區域:氰化物、總氟化物、重金屬(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鋅、鉻、銻、鈹、鈷、釩、錳)、揮發性有機物(VOCs)、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石油烴(C10~C40)、多氯聯苯及多溴聯苯。
非疑似污染區:重金屬(砷、鎘、六價鉻、銅、鉛、汞、鎳)、揮發性有機物(VOCs)及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
(2)初步采樣分析
根據相關規范要求,結合場地實際,在地塊內布設了132個土壤監測點位,其中疑似污染區域土壤點位32個,非疑似污染區域土壤點位100個,布設地下水監測點位9個,主要調查地塊內淺層地下水。
本次調查土壤鉆探和地下水井建設由廣東綠棕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鉆探深度在6~10m;土壤采樣工作由廣東實樸檢測服務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碧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地下水洗井及采樣工作由廣東實樸檢測服務有限公司完成。最終在本場地內采集土壤樣品共計384個,其中疑似污染區域土壤樣品84個,非疑似污染區域土壤樣品300個,采集地下水樣品9個,其中疑似污染區域地下水樣品2個,非疑似污染區域地下水樣品7個。
疑似污染區土壤樣品分析指標按照保守性原則,選擇《深圳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指引(試行)》(深人環[2018] 610 號)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的必測指標,包括:無機指標2項、重金屬14項、揮發性有機物52項、半揮發性有機物52項、多氯聯苯(總量)、多溴聯苯(總量)及石油烴(C10~C40)。非疑似污染區土壤樣品分析指標選擇《深圳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指引(試行)》(深人環[2018] 610 號)中“其他行業”的必測指標,包括:重金屬指標7項、揮發性有機物27項、半揮發性有機物11項。
疑似污染區地下水樣品分析指標包括:無機指標2項、重金屬指標12項、揮發性有機物29項、半揮發性有機物12項、多氯聯苯(總量)、石油烴(C10~C40)。
非疑似污染區地下水樣品分析指標包括:無機指標2項、重金屬指標7項、揮發性有機物22項、半揮發性有機物3項。“實樸”在疑似污染區采集2個地下水樣品(不包括平行),在非疑似污染區域采集7個地下水樣品(不包括平行質控樣)。
(3)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所采集的384個土壤樣品中,重金屬指標除六價鉻外均有檢出,無機指標氰化物、總氟化物有檢出,有機指標存在個別樣品的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順-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乙苯、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1,3,5-三甲基苯、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熒蒽、苯并[k]熒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苊、芴、蒽、熒蒽、芘、2-甲基萘、異氟爾酮、二苯并呋喃及石油烴檢出,但所有檢出指標均未超過其對應的風險篩選值。
本次調查所采集的9個地下水樣品中有氟化物、砷、六價鉻、銅、鉛、汞、鎳、銻、鈷、鋅、錳、1,2-二氯乙烷、順-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乙烯、甲苯、乙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萘、石油烴等指標檢出,其中位于垃圾篩分廠區內的YS32/W8點位重金屬錳最大檢測值為:3.07mg/L,超過《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的Ⅳ類標準限值,最大超標倍數為1.05倍,除錳外,上述檢出的其他指標的檢測結果均低于其對應的標準限值。
通過對地塊歷史資料收集情況及地塊檢測結果統計綜合分析,土壤各項指標的檢測結果均未超過相應標準限值,土壤環境質量基本滿足相應規劃的開發需求。地下水檢測結果中僅W8的錳(3.07mg/L)超過Ⅳ類水質標準1.5mg/L,其余指標均低于相應標準限值。根據地下水功能區劃的相關成果材料,地塊位于珠江三角洲深圳沙井福永沿海不宜開采區,現狀水質類別亦為Ⅴ類,未來不做開發利用,且重金屬錳不具揮發性,對人體產生風險的可能性較小。
根據調查結果,國際會展城冰雪文旅項目地塊不屬于污染地塊,不需開展下一步的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