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山第四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地塊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大王山工業區,南側臨和二二路,北側臨和山路,西側臨松福大道,東側臨才生圍路。地塊中心經緯度坐標為:22°42'55.27"N,113°47'21.57"E。本次更新單元地塊面積約為81924 m2,其中擬拆除范圍面積為68428.36m2,申報主體為:深圳市嘉霖富德房地產有限公司。
項目所在地塊工業廠房始建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開發建設之前地塊為魚塘。地塊內進駐過的工業企業類型主要有: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3360)、電子元器件與機電組件設備制造(3563)、結構性金屬制品制造、機械模具制造、五金、塑膠產品制造、電子零配件加工組裝、膠袋制造、包裝品制造、裝訂及印刷相關服務、物流、技術開發及銷售等。
調查地塊使用現狀為工業廠房、員工宿舍、辦公樓和市政道路等,未來擬規劃用地類型為:普通工業用地(M1)、商業用地(C1)和防護綠地(G2)。
2019年12月新地環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承擔了大王山第四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地塊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工作,通過資料收集與分析、現場踏勘和人員訪談等形式對地塊進行全面的污染識別分析:包括劃分地塊疑似污染區域和非疑似污染區域,分析污染來源并識別污染因子。在污染識別基礎上依據《深圳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指引(試行)》(深人環[2018] 610 號)等相關技術標準與規范的要求采用專業判斷法進行土壤和地下水監測點位布設,通過樣品采集、分析測試和數據統計分析判斷該地塊是否存在污染。
現就本次初步調查工作污染識別、初步布點采樣和結果統計分析三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和結論進行總結如下:
1 污染識別
本次調查地塊自20世紀初建成進駐工業企業至今,地塊內進駐過3家重點行業企業,企業名稱及行業類型為:深圳市大王山聯合超越五金塑膠有限公司,行業類型為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3360);旺東表面處理(深圳)有限公司,行業類型為金屬表面處理及熱加工處理(3360);安費諾碩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行業類型為電子元器件與機電組件設備制造(3563)。除重點行業企業地塊內主要的產污企業類型為運動器材及配件制造、五金機械加工、塑膠模具加工、電子電器組裝、印刷等。場地內重點關注的污染物有:
(1)深圳市大王山聯合超越五金塑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越”):氰化物、重金屬、VOCs、石油烴;
(2)旺東表面處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旺東”):重金屬、石油烴;
(3)安費諾碩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碩民”):氰化物、氟化物、重金屬、VOCs、石油烴、多氯聯苯;
(4)運動器材及配件制造:重金屬、VOCs、石油烴;
(4)五金機械加工企業:重金屬、石油烴;
(5)塑膠模具、電子電器組裝:VOCs、石油烴;
(6)印刷企業:有機物、VOCs;
2 初步采樣分析
本次調查將重點行業企業所在的生產廠房、污水處理設施、危險廢物儲存區、危險化學品儲存區、罐槽所在區域以及存在明顯異味和污染痕跡的區域劃為疑似污染區域,共計20130m2,將地塊內的一般工業生產區、員工生活區、辦公區、市政道路等劃為非疑似污染區域,共計61794m2,本次共布設土壤采樣點30個,土壤平均鉆探深度5~7m,設置地下水采樣點7個,以調查淺層地下水為主。
2020年1月3日~4日進行現場鉆探,同期由廣東實樸檢測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土壤樣品采集,共送檢97個土壤樣品(含5個現場平行質控樣),1月11日共采集8個地下水樣品(含1個現場平行質控)送檢。土壤樣品分析指標涉及4項無機指標(pH、含水率、氰化物、氟化物)、9種重金屬(砷、鎘、六價鉻、銅、鉛、汞、鎳、鋅、總鉻)、27種揮發性有機物、11種半揮發性有機物、石油烴(C10-C40)及多氯聯苯總量;地下水樣品分析指標涉及4項無機指標(pH、渾濁度、氰化物、氟化物)、8種重金屬(砷、鎘、六價鉻、銅、鉛、汞、鎳、鋅)、22種揮發性有機物、3種半揮發性有機物、石油烴(C10-C40)及多氯聯苯總量。
3 結果統計
本次調查篩選值優先選用我國《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規定的第二類用地的篩選值,缺失的指標選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DB4403/T 67-2020)中的第二類用地篩選值;地下水篩選值優先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Ⅲ類標準,缺失的指標采用《美國區域土壤篩選值(Regional Screening Level(RSL))》中自來水的標準,地下水石油烴(C10~C40)參考香港環保署的《按風險厘定的土地污染整治標準的使用指引》中“按風險厘定的地下水污染整治標準及溶解度限值”進行評價。
本次調查共送檢97個土壤樣品(含平行),檢測因子共計53項。調查結果顯示:本次送檢的樣品中氟化物、砷、鎘、六價鉻、銅、鉛、汞、鎳、鋅、總鉻、氯仿、1,1-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以及石油烴共計21項有檢出。
本次調查共送檢8個地下水樣品(含平行),檢測因子共計40項。調查結果顯示:本次送檢的樣品中氰化物、氟化物、砷、鎘、六價鉻、銅、鎳、鋅、1,2-二氯乙烷,順-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氯乙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萘以及石油烴共計22項有檢出。
經過對地塊歷史資料搜集與地塊檢測結果統計綜合分析,場地內土壤和地下水中部分點位的某些特征檢測指標超出對應的風險篩選值,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風險,因此本報告認為地塊內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該地塊屬于污染地塊,建議對地塊進行下一步的詳細調查和健康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