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湘潭在線
【導讀】地處湘江湘潭境內下游的昭山示范區,曾遍布著40余家化工廠、農藥廠等污染企業。這些企業,相繼在市場競爭中破產或倒閉,留下的危廢物在這片土地上造成難以撫平的“創傷”。近年來,昭山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果斷決策,把污染土壤修復工程列入全區重點項目,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這一“綠心土地大療毒”工程受到各方好評。
地處湘江湘潭境內下游的昭山示范區,曾遍布著40余家化工廠、農藥廠等污染企業。這些企業,相繼在市場競爭中破產或倒閉,留下的危廢物在這片土地上造成難以撫平的“創傷”。近年來,昭山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果斷決策,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作為,把污染土壤修復工程列入全區重點項目,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這一“綠心土地大療毒”工程受到各方好評。
土地的呻吟:40余家企業遺留大量危廢物
最近,國家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網站上,一條招標公告廣受關注:《關于中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物環境無害化管理處置項目之湖南省湘潭市昭云大道POPs廢渣清理和處置子項目招標公告》。目前,該招標項目正進入最后的評標階段。這標志著原湖南農藥廠被掩埋了半個多世紀的農藥廢棄物的處置工作正式啟動。
2013年底,昭云大道修建時,施工人員在原湖南農藥廠機修車間地下挖出已填埋半個世紀的農藥,這一地域的土壤污染引起社會關注。據專家測算,這一地域農藥廢渣和重污染土壤共約600立方米,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廢物總量約為1020噸。
在易家灣鎮新南村,原新南化工廠排放的廢水中,鎘、鋅等重金屬超標,造成周邊土壤嚴重污染。據后期測算,要治理的重金屬污染土壤面積約70畝,共有38900立方米,其中重度污染土壤21578立方米。
據不完全統計,昭山這片土地上曾有40余家污染企業,留下了許多危廢物,存在較大的土壤污染危險。與水體和大氣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和難可逆性。由于重金屬難以降解,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很難恢復。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而昭山示范區基礎薄、本級財政少,如何治理土地污染是擺在昭山人面前的一個巨大難題。
面對這一難題,昭山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果斷決策,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作為,把污染土壤修復工程列入全區重點項目,逐步建立區域內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
“療毒”進行時:三大治理項目快速推進
“療毒”工程首先瞄準破產企業。2013年底,新南化工廠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正式上馬,投入資金4000余萬元。到2014年5月基本完工,并于當年11月通過驗收。
據項目施工方工作人員介紹,土壤治理使用的分子鍵合穩定化技術,可以讓活躍的重金屬穩定下來,達到礦化的效果,從而不進入食物鏈,對動植物和人體不再產生危害。經檢測機構檢測,治理后的土壤多項指標均達到了修復標準。
如今,經過治理的區域已栽種了樹苗,綠意盎然。翻耕出來的土壤,治理達到標準后,將送至規劃的綠地建設區,作為綠化用地填埋土使用。
2015年初,昭云大道項目在對昭山農藥廠拆遷過程中,為避免出現施工挖出的受污染土壤危害周邊居民生活,項目部提前對廠區進行了土壤監測,通過市環保局的技術指導,請有資質的單位對農藥殘留土壤進行無害化處理,共清運處置農藥殘留土壤約240噸。
面對從原湖南農藥廠地下挖出的農藥廢棄物,昭山示范區工管委領導第一時間布置相關工作,積極進行處置。通過主動對接上級環保部門,尋求專業技術支持,并爭取到專項治理資金。今年1月,昭云大道土壤修復技術方案已通過國家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專家評審,目前正公開招標選定專業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預計今年10月可全部完成治理工作。
與此同時,昭山示范區還開展了耕地重金屬治理。長株潭地區是全國唯一實施耕地重金屬超標治理試點的地區。根據耕地重金屬超標程度的不同,實行分區治理,即達標生產區、管控專產區和作物替代種植區治理。昭山示范區已有達標生產區688畝、管控專產區688畝、作物替代種植區1032畝開展試點試驗。
去年,這項工作已全面實施。昭山示范區在達標生產區和管控專產區,均采取統一施用生石灰及后續適當翻耕,合理用水、施肥等相關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害金屬活性;在作物替代種植區,調整為種植花卉苗木。根據區域、面積,確定種植的品種、數量等。
科學“療毒”,快速“療毒”,還綠心大地健康,成為昭山人的共識,更成為他們的行動,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昭山示范區負責人表示,無論多么困難,無論要花費多少資金和精力,作為兩型示范區,昭山示范區既不推諉于歷史,更要負責于未來,將這項惠民工程、美麗工程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