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環境修復聯盟
【導讀】鑒于污染場地的復雜性,其治理技術也是多樣化的。本報告詳細介紹了目錄中各項技術的名稱、適用性、原理、系統構成和主要設備、關鍵參數、應用基礎和前期準備、主要實施過程、運行維護和監測、修復周期和參考成本,以及國內外應用情況等內容。
場地指某一地塊范圍內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塊內所有構筑物、設施和生物的總和。污染場地指對潛在污染場地進行調查和風險評估后,確認污染危害超過人體健康或生態環境可接受風險水平的場地。污染場地包含的污染介質形式多樣,既有土壤又有水;涉及的污染物種類繁多,主要是各類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污染物,如農藥、石油烴、多氯聯苯、汞、鉛、砷等等。
鑒于污染場地的復雜性,其治理技術也是多樣化的。按照是否將污染源進行清挖后處理分為原位修復技術和異位修復技術,按照處理介質分為土壤修復技術和地下水修復技術,按照技術原理分為物理化學技術、生物技術、熱處理技術等。而且針對具體的某個污染場地,一項技術往往沒法解決其環境問題,而是應基于風險管理的基本思路,篩選適應的修復技術,并根據場地污染分布及水文地質條件對篩選出來的修復技術進行有機組合,形成系統性的污染場地修復方案。
本報告詳細介紹了目錄中各項技術的名稱、適用性、原理、系統構成和主要設備、關鍵參數、應用基礎和前期準備、主要實施過程、運行維護和監測、修復周期和參考成本,以及國內外應用情況等內容。報告內容參考了美國等發達國家30多年來經過實際驗證案例的公開資料和國內實際工程案例經驗。報告在編制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學、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建工環境修復有限責任公司、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時代環境修復有限公司、環保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總參某部、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長沙華時捷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武漢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浩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報告中的案例不具備強制推薦性,僅供相關各方在場地修復過程中參考,其技術內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由案例提供單位負責。
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目錄(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