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由習近平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九號主席令宣布任命陳吉寧為環境保護部部長。
履職近1年,陳吉寧在不同場合以講話、答問、撰文等方式談及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從中可了解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在近一個時期的目標、總體思路、方法和措施。
- 兩會答記者問 -
四方面發力解決土壤污染問題
2015年3月7日下午,陳吉寧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陳吉寧表示,我國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行動計劃也在制定中。調查顯示,部分地區土壤污染比較嚴重,下一步要開展土壤污染詳查,摸清家底,做好污染源的管控。他指出,要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當前主要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和標準體系,使土壤污染治理有法可依、有規可循。
二是加強對工礦企業的環境監管,切斷土壤污染的源頭,遏制污染擴大的趨勢。
三是對污染的土地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做好污染管控,避免污染擴散、擴大。
四是通過試點示范,建立我國自己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體系,逐步推動污染土壤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通過這些工作,確保農產品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

- 解讀“十三五”環保規劃 -
推進三大舉措 解決兩大突出問題
2015年11月,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一書中,陳吉寧發表《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署名文章,指出“十三五”將編制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協同推進污染預防、風險管控、治理修復三大舉措,著力解決土壤污染威脅農產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兩大突出問題,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 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 -
部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016年1月11日,在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陳吉寧做了題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打好補齊環保短板攻堅戰”的講話。
陳吉寧表示,環保部門在“十三五”時期將完成“土十條”編制并組織實施,加強土壤環境監測監管,實施農用地分級管理和建設用地分類管理,開展土壤污染污染治理與修復。
2016年要出臺“土十條”并全面實施,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
推進污染場地試點示范,建立規范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要制定考核辦法,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擬配套的政策措施并抓緊出臺。完成京津冀三地關停搬遷工業企業場地排查。
在京津冀地區率先實現大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覆蓋80%左右的區縣,土壤監測點位實現全覆蓋。確定7000個土壤風險點位,初步建成由35000個點位組成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
要發布《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推動場地土壤污染防治、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專項和重大工程立項。

- 釋疑“土十條”萬億級投資 -
強調的是風險管控
在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陳吉寧針對社會上流傳的“‘土十條’可以帶動國家和社會幾萬億元投資”的說法,作出了有針對性的解釋。
他說,“土十條”治理土壤污染,是個“大治理”過程,不是要投入幾萬億元。我們強調的是風險管控,要管控土壤污染風險,通過改變土地使用方式,而不是簡單依靠巨大的資金投入,對污染的土壤要加強監測監控,不讓污染繼續發展。
來源:中國環境修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