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首鋼北京園區,原有的原料區正在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北京冬奧組委將進駐辦公。
辦公區域將由首鋼北京園區內的西十筒倉、料倉改造而成;預計明年春節前進駐
長安街西延長線的首鋼大院,曾象征著昔日“火紅的年代”。首鋼搬遷后,院區內原有的鋼爐、料筒、倉庫,變為了一座座設計感極強的寫字樓,而它們的新住戶將是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
2月18日,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市長王安順前往位于首鋼園的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進行實地調研。
辦公區由煉鐵原料區改造而成
按照北京向國際奧委會的承諾,2015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正式成立。按照規劃,冬奧組委將有28個專業部門,另外還有延慶和張家口兩個賽區運行中心。
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辦公地點?位置和硬件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據悉,冬奧組委將落戶首鋼北京園區。
負責此次冬奧組委辦公區項目實施的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達明介紹,冬奧組委即將進駐的辦公區域,實際上是首鋼規劃改造的西十筒倉項目,是由煉鐵原料區改造而成的工業遺存項目。
項目以工業風貌再現為設計理念,集創意辦公、配套商業于一體,外部傳承、內部煥新,對原有結構進行修繕和維護,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筒倉的建筑風貌。
明年春節前冬奧組委或將入駐
資料顯示,目前,首鋼園占地8.63平方公里,園區自然環境等條件較以前更完善。同時,承接了核心區功能疏解,聚焦高端數字智能、創新與高端服務、高端文化創意三類產業。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位置的選擇來看,本次的奧組委辦公地址雖然與2008年位于北四環學院橋的奧運大廈相比偏遠,但也是充分考慮了2022年北京冬奧的獨特性。因北京攜手張家口聯合辦冬奧,兩個賽區選一個折中的位置會非常方便,從首鋼園通過西五環、西六環往北去到延慶或是張家口,都比市區前往要方便。而且,辦公區域與五棵松體育館距離很近。
工作人員稱,在這里落戶還可以帶動首鋼原廠區的產業轉型,在北京西部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園區。
據了解,預計明年春節前,全體冬奧組委人員或將入駐。
揭秘
西十筒倉 每筒有6至7層辦公空間
曾承擔首鋼生產重任的西十筒倉,如今正在經歷著改造和升級。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達明介紹,這在以前是放原料的筒倉。改造后的6座筒倉,總建筑面積近26000平方米,每筒有6至7層,單層面積約400平方米,層高約4.5米。同時,新建鋼結構加層,構建出多元化的空間形態。
筒倉內部的圓形結構,打破了傳統辦公格局,使空間具備諸多功能。王達明介紹,2號筒倉內部保留了四分之一筒壁;4號筒倉新的鋼結構與原筒倉內壁脫開,從內部可以清晰看到原筒倉寬大的空間布局和工業尺度;6號筒倉從開洞入口,到玻璃幕墻,再到室內裝修,全部采用圓形設計元素。同時,1號筒倉地下一層設計為工業遺產展廳,再現工業時代的歷史印跡。
值得一提的是,筒倉頂部通廊還將打造為景觀級觀光餐廳和空中步行走廊,地下空間改造為創意休閑廣場,為辦公和商務洽談提供良好環境。
料倉 將變身LOFT創意辦公場所
除了西十筒倉,料倉也是辦公區改造重點,它正在被改造為空間多樣的LOFT創意辦公場所。
據介紹,料倉共五層,主體高度約40米。平層面積約1500平方米,具備辦公、會議、展覽展示、配套商業等功能。料倉內部為明亮寬敞的大開間設計,可通過靈活的戶型分割,創造豐富的辦公格局。
料倉的五層挑高達到了12米左右,王達明說,他們會根據組委會的需要,在原設計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改造。
技術 照明等多方面凸顯節能理念
如今的首鋼大院內,讓老廠區面目一新的不只是建筑改造。節能環保技術方面,也將凸現綠色生態特色。
據介紹,改造后的辦公區將運用光伏發電、太陽能光纖照明、無負壓供水系統、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等先進節能新技術。
同時,景觀道路鋪裝還使用了由園區拆除的建筑垃圾燒制而成的再生透水磚,起到減排效果。
在達到綠色建筑星級標準的同時,也很好地詮釋了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的冬奧會理念。
專家說法
帶動該區域向第三產業升級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總規劃師楊保軍表示,由于傳統的工業驅動的高潮已經過去了,目前工業產能過剩,需要尋求發展轉型。對石景山來說,當年主要靠首鋼作為發展驅動之一的模式也需要改變,原有地區如何再利用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楊保軍表示,冬奧組委落戶首鋼是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因為奧組委是屬于服務型的第三產業,它的進駐象征著這個片區將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發展變化。而且冬奧組委在此辦公,將促進周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些變化又會促進相關的第三產業進駐。
同時,楊保軍認為,冬奧組委的進駐也將帶動該片區房價上漲,因為房價主要取決于區位條件、交通可達性、環境宜居性等因素。過去該區域發展鋼鐵產業時,對人的出行、生活均有影響,宜居程度相對較低。而隨著冬奧組委的進駐,以及該區域環境的改善和功能的轉型,會對既有空間不斷改變和提升,同時也會讓地產的既有資產升值。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