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2016年末將至,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全國海綿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國家及各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如火如荼。那么:
各試點城市3年建設計劃及完成情況如何?
各試點城市有哪些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各試點城市海綿城市建設中的PPP項目進度如何?
海綿城市網作為海綿城市行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資訊平臺,在12月推出年終大作—“2016海綿城市年終盤點”系列文章。我們將逐一盤點海綿城市行業這一年多來所有試點城市的建設進程,行業內優秀的建設案例以及按門類整理的海綿城市產品大全。
本期為您奉上第二篇: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國家試點城市2016年終盤點。
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國家城市
(按地理區域分類)
■ 華東地區(4個)
山東青島、浙江寧波
福建福州、上海
■ 華南地區(3個)
廣東深圳、廣東珠海、海南三亞
■ 西北地區(3個)
甘肅慶陽、青海西寧、寧夏固原
■ 華北地區(2個)
天津、北京
■ 東北地區(1個)
遼寧大連
■ 西南地區(1個)
云南玉溪
華東地區
【山東青島】
山海城一體丨旅游度假城+國際性港口城+歷史文化名城
1、第二批試點城市中唯一一個獲得海綿和地下管廊“雙試點”的城市。
2、典型的山海城一體海濱丘陵城市,降雨量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淡水資源缺乏,亟需海綿城市建設。
3、城市定位提升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需要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增強城市生態功能。
【浙江寧波】
江南水鄉丨海港城市
1、寧波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和海港城市,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梅雨和臺風季節,其中5~9月總降雨量約占年降水量的65.6%,夏秋常遭受臺風和熱帶風暴的侵襲。
2、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中心城地勢低平,河網縱橫,易受咸潮倒灌。
【福建福州】
環山臨海丨流域全過程海綿建設新模式
1、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內部水系縱橫交錯,獨特的地形條件使城區在遭遇暴雨或臺風時,既承擔著排除內部雨水徑流的任務,還面臨著山洪的威脅以及閩江洪水的壓力。
2、在海綿PPP建設方面重點打造“源頭地塊海綿改造+管網傳輸+流域末端集中控制+水體治理的綜合流域型”鳳坂二支河流域PPP項目,真正實施流域的全過程海綿城市建設新模式。
【上海】
“國際大都市”海綿經驗丨系統治理
1、上海具有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積比例高和土壤入滲率低的“三高一低”特點,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是建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舉措;
2、通過系統治理(海綿體保護+源頭改造+大小排水系統建設)、多類型(老城區+已建+新建)、多目標(水質+回用+cso控制)、多落實途徑(有機更細+單獨改造)相結合的手段推進海綿建設。
華南地區
【廣東深圳】
唯一的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示范區丨鳳凰城“綠環”項目
1、光明新區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示范區,在全國先行先試,為今后深圳市乃至我國推廣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示范基礎;
2、鳳凰城綠環項目位于光明新區“海綿城市”的建設試點區域,是依托鳳凰城內綠地水系,串接重要服務設施及重大建設項目的發展軸帶。該項目總用地面積約381公頃,具體由濕地公園、光明新城科技公園、碧眼水庫、麒麟山公園、都市田園等大型綠地形成基本板塊;沿東坑水、鵝頸水和綠帶形成連接廊道;與光明森林公園、觀瀾森林公園等基質相連所形成的。綠環項目作為新區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要平臺,將從源頭控制、中間減排到末端治理進行系統性海綿設施構建,奠定鳳凰城的海綿城區格局。
【廣東珠海】
天氣災害侵襲多丨四大集中示范
1、飽受臺風、暴雨等自然天氣災害侵襲的珠海,建設海綿城市、解決城市內澇的現實需求更加緊迫。
2、將珠海打造成河網密集區的濱海及海島城市示范、大降雨量的填海建設區域示范、新老城結合及海綿智慧城市融合示范和流域打包治理模式等四大集中示范。珠海市同時也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海南三亞】
“雙修”+“雙城”丨雨旱分明+熱帶季風氣候
1、三亞是我國“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也是“雙修”(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雙城”(“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城市”)的試點城市,該市生態修復以山體、河流、海岸的修復為重點,為中國治理城市病提供有益經驗;
2、三亞雨旱分明,常年光照強烈,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使得三亞海綿城市的實施有其必要性和特殊性。
西北地區
【甘肅慶陽】
黃土高原溝壑型海綿丨硬化面積增加
1、慶陽市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慶陽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全國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是典型的西部干旱缺水城市;
2、作為唯一一個建在黃土塬面上的城市,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硬化面積增加,原本絕大多數就地下滲消納的雨水集中下塬排放,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
【青海西寧】
川道型海綿丨“海綿+地下管廊”雙試點
1、西寧市將依托試點區域“兩山對峙、一水穿城”的典型川道型城市形態,針對干旱缺水、水環境質量不高、水生態脆弱的現狀,采取“治山、理水、潤城”的海綿城市建設策略,構建綠色安全的生態屏障,營造水清岸綠的水系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城市空間;
2、建立“藍天共碧水,山水城相依”的生態格局,對我國西北地區半干旱缺水型海綿城市建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寧夏固原】
濕陷性黃土高原半干旱型地區
地處濕陷性黃土高原半干旱型地區,是一個季節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的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對固原市來說,既是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大工程,也是改善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為廣大市民提供就業機會的渠道。
華北地區
【天津】
中國最缺水城市之一
因水而生的天津反倒是中國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引灤入津、引黃入津、南水北調——從中央到地方,動用了巨額財政,都是為了緩解這個北方經濟中心的難耐之渴。
【北京】
特大型缺水城市丨一屏、五扇、三環、五水、九楔
1、特大型缺水城市,目前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供水不足,其中六分之一嚴重缺水。近10年來,北京以年均不足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量,維持著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每年超采的量就達到了5億立方米;
2、通州作為北京市的海綿城市先行示范區,將充分結合五河交匯的特點,按照城市副中心高水平標準建設要求,率先建成平原海綿城市;延慶將結合世園會建設,按照生態文明新典范建設要求,建設山前“海綿城市”。
東北地區
【遼寧大連】
“澇、洪、潮”三重壓力丨大型海綿城市游園
1、受海潮頂托,試點片區河道水位居高不下,導致排水不暢。在遭遇極端高潮位及強降雨天氣同時發生時,降水無法外排,內澇問題將十分顯著;
2、"西北路海綿城市游園是今年大連市“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項目,將切實解決雨水的滲、滯、蓄、凈、用、排等諸多問題。該游園位于西北路與南松路交叉路口,占地面積7100平方米。此游園處于交通繁忙地段,主要是環形路徑,沒有駐足空間,路面青石板材質部分已經破損。
西南地區
【云南玉溪】
高原型海綿丨缺水但綠地率高丨高原湖泊地區“山·城·湖”
1、玉溪中心城區每年降雨量僅為909毫米,但蒸發量卻是1624毫米,屬于高原季風干熱氣候,是一座缺水型城市,但本身綠地率高。
2、玉溪承擔了為高原地區階梯型坡地建設海綿城市探索新路。
來源:海綿城市網 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