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3日,環保公益組織“好空氣保衛俠”在河南新鄉市鳳泉區塊村營村南開發區河邊的麥地取樣化驗,結果顯示,距河4米處的土壤鎘含量為20.2mg/kg,是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的67.3倍,三級標準的20.2倍。在距河100米處取土壤化驗,鎘含量為12.4mg/kg,是二級標準的41.3倍,三級標準的12.4倍。
化工排污不僅造就“醬油河”,還會污染農田,令有害重金屬通過作物進入人類食物鏈。近期有環保志愿者舉報稱,在河南新鄉,廣袤的翠綠麥田間,一座冶銅化工廠旁的小河水質棕黑,散發臭氣,環保志愿者取河旁的土壤與小麥化驗,顯示重金屬鎘嚴重超標。
航拍河南新鄉300米紅褐色污水溝疑偷排
被鎘污染的空氣和食物對人體危害嚴重,且在人體中代謝慢。1960年代,日本報告因攝食被鎘污染的水源,而在人群中引起了"痛痛病",臨床表現為背和腿疼痛、腹脹和消化不良,由于鈣丟失,因此多發病理性骨折。此外,鎘還會損害人腎臟和呼吸系統。中國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定,適用于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的是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鎘最高限值為0.3mg/kg,而土壤環境質量最低三級標準的鎘限值為1.0mg/kg。根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谷物及其制品鎘限量為0.2mg/kg以內。
2017年6月初,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村民正在將小麥裝車
相比確定范圍內的嚴重污染,我們更害怕不確定范圍的污染。
環保組織好空氣保衛俠持續關注河南省新鄉市的“鎘麥”已經有3三年時間,這三年期間,我們發現新鄉市產生鎘麥的農地范圍在不斷擴大。
2015年麥收時,新鄉市當地有污染受害者請求空氣俠檢測牧野區王村鎮中馬坊村北口一處農地的麥子,他們懷疑這些麥子已經被重金屬污染。
這片農地周邊分布著新鄉市升華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曾經生產鎳鎘電池原料的氧化鎘電池廠。
隨機在多處取了小麥樣品,混合在一起送檢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結果確實與污染受害者擔憂的情況一樣,那些麥子確實被污染了,送檢小麥的重金屬鎘超標17倍。
2016年麥收時,空氣俠在另一家生產鎳鎘電池原料的氧化鎘的電池廠,新鄉市華鑫電源材料有限公司南向的麥地取樣,結果顯示最嚴重的小麥樣品超標34倍。
當時,好空氣俠保衛俠通過向新鄉市長郵寄公開信、向當時在河南督察的中央環保督察組郵寄紙質材料、直接向政府辦公室打電話的方式,反應2015年、2016年調查發現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以及鎘麥問題。當時要求新鄉市政府控制空氣俠已經發現的鎘麥流向市場,建議對新鄉市的農地進行土壤普查、明確農地被污染范圍和程度。
隨后新鄉市政府作出了基本的應對措施,收購環保組織反應的污染地塊的麥子,并承諾對污染的農地進行苗木種植的流轉。
2017年麥收時,空氣俠再次到新鄉市監督鎘麥農地流轉的情況,并隨機在牧野區、鳳泉區已經收割、尚未收割的不同地塊取了12個小麥樣品。檢測結果顯示,12個隨機的小麥樣品全部超標,出現從1.7倍至18倍不同程度的超標。
2017年6月4日下午,一些村民在王村鎮大里村一處收購點賣麥子
最讓人恐懼的是第12個小麥樣品,是空氣俠隨機在馬路上取的麥樣,這些麥子已經完成收割晾曬在馬路上等待賣出。
12個小麥樣品全部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 )標準,這讓人擔憂新鄉鎘麥的范圍到底有多大。我們不求綠色有機,只愿吃上安全的糧食。
可能新鄉市政府早已經知道農地受重金屬污染的嚴重程度,但是未向社會公開;當地的一些農民也知道自家的農地遭受了污染,生產的糧食自己不吃賣掉,或者認為污染有毒也沒有辦法不然吃什么。
但是,新鄉之外的公眾不知道,公眾的餐桌成了鎘麥的歸宿,我們的胃成了消化鎘麥的消解工具。
河南是生產小麥的大省,其糧食的重金屬污染嚴重程度僅次于湖南省,位居全國第二。新鄉市是豫北小化工企業的聚集地,土壤污染問題難免突出。近日,河南省推行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新鄉市成為先行先試的三個城市之一,也側面說明了其土壤污染的嚴重性。
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要求,“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請新鄉市盡早確定農地土壤污染的范圍和程度,不要讓公眾的胃成為受污染糧食的消解器。
來源:霾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