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西鐵城精密廣州公司突然宣布解散,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合同,引發了媒體關注,而這只是一部分外資撤離中國的縮影。自2014年起,多家世界知名企業撤離中國。微軟在春節前關閉了位于北京及東莞的諾基亞手機工廠,部分設備將轉移到越南;松下把立式洗衣機和微波爐生產轉移至本國靜岡縣和神戶市;夏普計劃在栃木縣矢板市工廠和大阪府八尾市工廠分別生產更多機型的液晶電視和冰箱,配合在華生產線回遷;日本大金工業公司進一步把家用空調生產遷回本國滋賀縣;TDK預計也將部分電子零部件生產從中國轉移至本國秋田縣等地。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數據看,全國吸收外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沒有發生“外資大規模撤離中國”,但商務部也未否認確有一定數量的外資企業正從我國撤離。
近些年特別是2008年以來,受到金融危機、投資環境、利潤水平和母國產業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外資企業主動從我國大陸撤資。第一類是在華公司關閉導致的撤資,典型如松下、雀巢、百事中國;第二類是轉移產業至其他低成本國家而導致的撤資,代表企業有德國阿迪達斯和意大利時尚品牌等;第三類是受母國政策吸引,將產業轉移至母國而導致的撤資,美國的星巴克、佳頓、Sleek Audio、Wham- O、Seesmart LED、All- Clad Metalcrafters都在此列。此外,外商投資企業在東道國的合并,項目到期企業的自然終止,以及企業違規被吊銷營業執照等因素導致了一些外商非自愿撤資。近些年,我國每年都有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撤資,2012年當年超過3萬家。(表1)
表1 2008-2011年外商投資企業撤資數 單位:個
年份 |
外商投資企業數 |
外商投資企業凈增/減數 |
新增外商直接投資項目企業數 |
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撤資數 |
2007 |
406442 |
— |
— |
— |
2008 |
434937 |
28495 |
27514 |
-981 |
2009 |
434248 |
-689 |
23435 |
24124 |
2010 |
445244 |
10996 |
27406 |
16410 |
2011 |
446487 |
1243 |
27712 |
26469 |
2012 |
440609 |
-5878 |
24925 |
30803 |
注:(1)外商投資企業凈增(減)數 = 當年末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戶數 - 上年末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戶數;
(2)外商撤資企業數 ≈ 當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企業數 - 外商投資企業凈增(減)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商務部網站。
在華外資企業撤資或轉移,涉及工業、能源、電子產品和日常消費品等多個行業,其中不乏全球500強等知名跨國公司;母國地區既有亞洲,也有歐洲和北美。絕大部分集中于傳統制造業,如機械制造、紡織、皮革、玩具等。(表2 - 表4)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08年1月至11月間,全國外資企業共有4652家減資,4564家撤資,其中制造業減資和全額撤資比重分別占的70.4%和60.3%。這些產業在母國多是夕陽產業、規模也較小,在發達國家紛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迫于生存和利潤最大化需要轉移至中國。其中相當一部分在生產、貯存、運輸等環節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可能的污染物包含重金屬、揮發性/半揮發性有機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硫化物、氰化物、無機鹽、酸、堿等。
表2 2010-2012年工業領域撤資的部分在華跨國公司
公司名稱 |
行業性質 |
國家 |
撤資時間 |
飛利浦 |
電子公司 |
荷蘭 |
2010 |
阿爾提納 |
電子公司 |
美國 |
2011 |
福特 |
汽車生產商 |
美國 |
2011 |
CEO Dave Roberts |
輪胎和絕緣材料制造企業 |
美國 |
2012 |
卡特彼勒 |
建筑設備供應商 |
美國 |
2012 |
來源: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全球金融危機下在華外資企業撤資的影響分析與風險判斷.上海經濟研究,2014,(12)
表3 2008-2012年日常生活消費品行業撤資的部分在華跨國公司
公司名稱 |
行業性質 |
國家 |
撤資時間 |
惠而浦 |
白色家電行業生產商 |
美國 |
2008 |
伊萊克斯 |
家電生產商 |
瑞典 |
2011 |
達能 |
食品生產商 |
法國 |
2011 |
雀巢公司 |
食品生產商 |
瑞士 |
2011 |
Sleek Audio |
耳機生產商 |
美國 |
2011 |
佳頓公司 |
消費品公司 |
美國 |
2011 |
仙霸玩具集團 |
玩具公司 |
德國 |
2011 |
美泰玩具公司 |
玩具生產商 |
美國 |
2011 |
Wham- O |
玩具生產商 |
美國 |
2011 |
通用電氣 |
家電生產商 |
美國 |
2011 |
Seesmart LED |
家用電器行業 |
美國 |
2011 |
松下 |
家電生產商 |
日本 |
2012 |
意大利時尚品牌 |
時尚品牌生產商 |
意大利 |
2012 |
科爾曼 |
戶外用品生產商 |
美國 |
2012 |
All- Clad Metalcrafters |
高端廚具制造商 |
美國 |
2012 |
阿迪達斯 |
運動品牌廠商 |
德國 |
2012 |
巴寶利 |
奢侈品牌廠商 |
英國 |
2012 |
來源: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全球金融危機下在華外資企業撤資的影響分析與風險判斷.上海經濟研究,2014,(12)
表4 2009-2012年其他行業撤資的部分在華跨國公司
公司名稱 |
行業性質 |
國家 |
撤資時間 |
NCR |
ATM供應商 |
美國 |
2009 |
LG |
電子電器通訊 |
韓國 |
2009 |
印度風電集團蘇司蘭 |
風電設備制造 |
印度 |
2011 |
DHL |
速運 |
德國 |
2012 |
愛依斯電力(AES) |
能源、電力 |
美國 |
2012 |
來源: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全球金融危機下在華外資企業撤資的影響分析與風險判斷.上海經濟研究,2014,(12)
不得不提的是,自今年4月10日起正式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取消了鋼鐵、乙烯、煉油、造紙、煤化工設備、汽車電子、起重機械、輸變電設備等重化工產業以及部分藥品生產等領域的外商投資限制。其中部分行業污染土壤地下水的可能性和污染危害更超過上表中的行業。
在華外資企業的母國環保法規比較完善、執法到位,企業環境守法意識總體較好。我國在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相關環境管理機制特別是污染責任機制還未建立,不同外資企業的環境和責任意識也有強弱之分,所以“入鄉隨俗”現象確實存在。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書鵬介紹說,我國大陸地區的外資企業中,對生產場地做土壤地下水環境盡職調查以及環境修復的以歐美資企業為主,其他國家的比較少。
政策方面,我國有關部門對企業搬遷中土壤調查修復有所要求。《關于切實做好企業搬遷過程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04)47號)對企業搬遷中土壤的調查、監測、修復做了要求,但僅限于產生危廢且利用性質將發生改變的土地。《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環發[2008]48號)要求污染企業搬遷后廠址要進行土壤風險評估和修復治理,但前提是進行開發利用。《關于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環發[2012]140號)規定得更加全面詳細,對流轉和開發利用的土地做出了調查、評估和修復有關規定。《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9號)對企業搬遷中的土壤環境治理修復和防控也有少許涉及。《關于加強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再開發利用過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014]66號)是對上述兩個文件的落實。法律方面,根據最新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我國現行的外資公司注銷程序中沒有對公司環境污染責任進行清算的有關規定。
鑒于在母國的經驗教訓,來華投資的外資企業普遍注意識別和回避污染場地,也懂得在土地使用權交易、資產并購等過程中設法轉移污染場地環境責任,或要求大額的環境治理保障金,不僅收獲環境社會責任的美名,更從中得到實惠。與內資企業相比,外資企業一旦撤離,其污染責任追究將面臨更大困難,治理修復的成本不得不全數由我國政府和社會承擔。總體上看,近年來外資撤資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小企業比大型企業更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完全”撤走,所以追責顯得更緊迫。此外,鑒于以往一些監管政策出臺前可能出現“最后瘋狂”,我國有必要采取一些特別措施,以免給收到信號的污染責任者以太長的監管真空期。
據修復行業人士透露,今年一些有撤資或搬遷意愿的外資企業正積極咨詢我國有關的法律和政策。外資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土壤污染責任不僅是環保問題,更是國家利益問題,值得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通過立法和制定政策等途徑,盡早開展有關的污染責任管理以及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工作。
本文部分刊載于《中國環境報》2015年6月2日產業周刊,標題為“外資企業撤資搬遷不能留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