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國際LID大會發布《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管理——北京共識(草案)》現場
2016 國際LID大會發布《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管理--北京共識(草案)》中文宣讀者清華大學賈海峰教授

2016 國際LID大會發布《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管理——北京共識(草案)》英文宣讀者美國GeoSyntec咨詢公司高級科學家斯科特.斯圖克特(Scott Struck)博士
2016 國際LID大會
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管理——北京共識
(草案)
1.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通過管理城市雨水徑流,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的宜居環境。
2. 我們認為雨水是重要的水資源,應盡最大可能加以利用,尤其是在相對干旱的地區。我們認識到對于水資源利用而言,水量和水質均為限制性的因素,因此在管理雨水徑流時應當量質并舉。
3. 為了減少城市化帶來的的負面影響,應該最大程度地保護和恢復城市區域的自然水文過程。
4. 為了實現對城市雨水徑流的量質控制,我們應當兼顧自然水文過程(如入滲、蒸發等)和人工強化工程措施(如低影響開發LID設施、綠色基礎設施)的聯合使用。
5. 我們認識到在極端暴雨情況下,綠色基礎設施和灰色工程設施的統籌使用和相互耦合是必要的。
6. 我們認為需要將城市土地用途管理與城市水管理規劃聯系起來,統籌解決城市水問題。有效而可持續的城市雨水徑流管理需要強有力的法規制度作保障。
7. 我們認識到,對于城市雨水徑流管理設施的規劃和設計,需要統籌分析城市匯水區內的各種自然、社會交互影響關系,并合理使用流域數字化水文分析模擬模型等工具。
8. 城市降雨徑流管理需要多專業融合、多部門協作,需要政府、企業、社會長期全面的參與和支持??刂颇繕说脑O定和適用技術的選用要因地制宜,以實際問題為導向。
9. 我們認識到構建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管理系統需要長期的堅持和投入,應考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及其他經濟有效的運作方式。同時要加強從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10. 我們需要不斷創新和銳意進取,我們也要致力于可持續地推動知識和經驗的共享。
來源: 中國水工業互聯網